律师档案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范祥明律师的网站
文章分类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分类:从业心得    时间:(2014-12-04 14:15)    点击:172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是所有事故的一种。作为行政法规的《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民事赔偿两方面的内容,因此,对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实际上就是对医疗事故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界定。

  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与行政责任构成要件的差异:

  行政责任构成要件:首先要判断某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妥当,其判断标准是:主体是否适格,内容是否合法、合理,程序是否合法,是否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等方面的内容。不符合上述标准,即使没有造成损害结果,只要是行政行为的程序违法、或内容欠妥、或有超越、滥用职权等一项发生,该具体行政行为就是违法的,故该具体行政行为可依法被撤消、变更或被宣布无效,而相关行为人或机关将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现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四要件说”和“五要件说”。四要件说认为,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后果、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的主观过失。五要件说认为,其构成要件有:严重的不良后果、有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与不良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观上有过失、责任主体为医疗单位。

  我国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为:

  1、主体要件

  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这是因为医疗活动主要是由医务人员完成,但由于医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疗机构的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如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相关后勤工作的配套支持等,医务人员无法控制,而均需医疗机构来组织完成,因此,医疗机构理应成为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

  2、医疗事故发生的场所和活动范围。

  《条例》规定“医疗事故发生在医疗活动中”,即依法取得执业许可或者执业资格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其合法的医疗活动中发生的事故。

  3、行为的违法性要件。

  行为必须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4、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

  《条例》第四条规定:“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可见,并非所有医疗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都是医疗事故,只有达到《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等级才构成医疗事故。

  5、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不法行为与患者遭受的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6、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主观上具有过失。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范祥明律师提供“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医疗事故  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范祥明律师,范祥明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范祥明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3884010860,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范祥明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临夏律师 | 临夏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范祥明律师主页,您是第13556位访客